省生態環境廳參與承辦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字賦能綠色發展論壇
11月23日上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在浙江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指出中國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希望各方充分利用全球數貿會平臺,攜手將數字貿易打造成為共同發展的新引擎。廳黨組書記、廳長郎文榮出席數字貿易博覽會開幕式。
23日下午,省生態環境廳參與承辦數字貿易博覽會丨第二屆數貿會數字賦能綠色發展論壇,本次論壇核心議題為數字技術與綠色發展的結合,邀請了國際組織、省市政府、國內外數字與綠色發展領域專家、智庫、商會、企業代表等200人齊聚之江大地,共商數字技術在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和前景,探討中國在全球綠色貿易發展中的角色和挑戰,以及數字技術與綠色貿易融合的可能性,盧山副省長出席論壇。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王以淼受邀參加論壇并作主旨報告,主題為“強化數字賦能,積極助力企業適應國際新規制”。王以淼介紹了當前國際貿易新規制總體形勢及浙江省面臨挑戰,指出以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EAP)、歐盟新電池法規等為代表的氣候貿易保護議程顯著提速,將對我省重點行業企業出口貿易帶來沖擊,值得重視。
省資訊
11月6日至8日,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郎文榮帶隊赴溫州瑞安市、泰順縣調研生態環境工作。
6日下午,郎文榮一行首先考察了瑞安市“污水管網一張圖”全省試點項目,聽取了綜合管控平臺運行情況及污水排查治理效能情況的匯報。郎文榮對瑞安市數智賦能全域污水治理工作予以肯定,并強調,污水管網是“五水共治”的基礎工程,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要進一步構建“一張圖看得全”“一張圖看得深”的數智化治水體系,全方位推進管水、護水、治水,為試點項目“一地創新、全省共享”機制提供典型范本。
調研瑞安市“污水管網一張圖”全省試點項目,聽取了綜合管控平臺運行情況及污水排查治理效能情況的匯報。
在參觀了華峰集團有限公司展廳,詳細了解企業減污降碳、智能制造等情況后,郎文榮表示,華峰集團在“雙碳”戰略下推進產業鏈綠色轉型、產品鏈綠色創新所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希望華峰集團繼續堅持減污降碳協同,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推進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碳減排,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近日,“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獲“地球衛士獎”,為海洋塑料污染這一全球性治理難題給出了浙江方案。“藍色循環”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有哪些啟示?下一步,浙江如何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力量?
11月17日下午,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女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辦公室主任和代表德慶次仁女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涂瑞和先生,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郎文榮,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聯合創始人王建麗等進行了視頻“云對話”,共謀全球生態環境保護。
早在202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就發布了有關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綜合評估報告,呼吁全球立即減少塑料用量,并鼓勵推動整個塑料價值鏈的轉型。作為一種兼顧海洋塑料治理、挖掘經濟效益和推動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法,“藍色循環”模式已獲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認可。
安德森女士對“藍色循環”項目的成功表示祝賀,并充分肯定了“藍色循環”項目在海洋塑料治理領域的引領作用和重要意義。
面臨全球性共同的環境危機,亟需攜手行動,政策制定者、企業、民眾等多方參與必不可少。“藍色循環”模式,運用區塊鏈+數字化賦能技術和綠色共富的理念,正是理念和新技術的加持打開了治理思路。
襄陽全力建設“無廢城市” “十四五”末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將達80%
“十四五”期間,襄陽市擬實施重點工作任務76項,重點工程項目91個,計劃總投資108億元,全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據悉,自2020年開始,襄陽市連續兩年將“無廢襄陽”建設列入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列為市委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到“十四五”末,襄陽將實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
襄陽已有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企業17家,危險廢物年利用能力、焚燒處置能力、填埋能力分別達到38萬噸、9.5萬噸和5萬噸。到“十四五”末期,襄陽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達到98%。
立足地方特色,襄陽啟動多層次“無廢城市”建設。襄州區結合EOD項目,建立農業廢棄物儲運系統,實現農業廢棄物全收集,實現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棗陽市以強縣工程為抓手,以實體筑基、產業興城,加快推進“無廢城市”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谷城縣結合“兩山”基地創建,激發產業新動能,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促進資源高效利用。
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碳排放管理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11月24日,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生態環境行指委”)碳排放管理專業委員會在京正式宣布成立。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生態環境行指委主任委員田成川,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生態環境行指委秘書長閆世東,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孫廣彬以及碳排放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30人參加本次成立活動。
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是受教育部委托,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牽頭組建和管理,對生態環境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的全國性、非營利性專家組織。主要職責是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調動和發揮生態環境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院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企事業等單位的積極性,并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強對生態環境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教學工作的宏觀指導,指導教材建設,推動新專業設置,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辦學特色,促進生態環境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生態環境行指委下設環境治理技術、環境管理、碳排放管理、核與輻射安全管理4個專委會。
成立儀式上,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聘為碳排放管理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單位和秘書長單位。碳排放管理專業委員會將在生態環境行指委的指導下,與各委員單位及全體委員共同圍繞“雙碳”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開展工作,深化校企合作、賦能產教融合,服務生態環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撐教育強國建設,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多點發力、協同共治,湖州市南潯區助推秸稈焚燒“無處遁形”
今年以來,湖州市南潯區快速響應、多措并舉,迅速發起秸稈焚燒“剿滅戰”,通過壓實主體責任、強化聯合聯防、賦能數字治理、聚焦快速處置和延伸綜合利用,建立“高位強推動”、“防控全覆蓋”、“巡查無死角”、“響應零延遲”、“處置快準穩”的工作機制,有力推動秸稈禁燒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該區火點數已實現“清零”。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秸稈焚燒工作,區委書記溫建飛多次“專題部署+實地檢查”,親自全面部署秸稈禁燒工作;區長程佳召集綜合執法、公安、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部門和各鎮街組織開展秸稈禁燒火點處置現場調度演練。建立“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全域覆蓋”的長效責任體系,構建“縱向領導包、橫向部門抓、指揮集中化、基層網格化”的全域管理模式,層層分解各項任務、壓實壓緊各方責任。成立秸稈焚燒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建立每日通報、會商機制,并針對重點敏感區域細化工作方案、深入分析研判、提出預防措施,確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留一片斑”的全域禁燒目標。目前,已實現火點控制數環比下降90%,處置率達100%。